当下无锡,外摆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,成为城市经济版图中亮眼的新增长点。每至夜幕降临,众多商业街区、综合体和大型超市外围场地灯火璀璨、人潮涌动,各类特色商品、美食琳琅满目,吆喝声、欢笑声交织成一曲热闹的市井乐章。
在惠山,特色外摆夜市不仅是消费新场景,更是家门口的“幸福会客厅”,其正以独特的“烟火气”与“文化味”,点亮城市夜晚,成为居民乐享生活的新地标。
文化赋能
提升城市魅力
随着夏日来临,夜间经济的活力图景正在“天上村前”历史文化街区缓缓铺展。市民纷纷开启“夜生活模式”,现代与传统文化元素在这里相融交织。
漫步于此,传统建筑与现代商业的碰撞创造出独特的城市景观。青石板路两侧,凉棚下的咖啡座与古色古香的马头墙相映成趣,绿植环绕的花箱间光影摇曳,营造出宜人的花园式休闲空间。游客们或捧书阅读,或品咖闲谈,在书香、咖啡香与花香的交融中,感受着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。
近期推出的“星野漫游·村前夜巷”主题夜市,精准定位18-35岁的年轻消费群体,以音乐现场、沉浸直播、烟火美食、微醺体验四大核心模块,成功打造了年轻人的夜间社交场。
“我们以潮流方式重构历史空间,为年轻人提供社交娱乐的新去处,让他们玩乐中自然感知地方文脉。”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,年轻人热衷打卡分享,通过他们的自发传播,能让更多人认识惠山,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。这种古今交融的运营模式,既激活了历史街区的商业价值,更通过文化赋能显著提升了城市吸引力。
多元业态
点亮“夜精彩”
傍晚时分,堰新睦邻中心的特色外摆集市同样红火。这个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的集市,把惠山的夜晚烘托的更加迷人。
自运营以来,集市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周边堰新家园、金惠苑、名园等小区居民,为市民提供全天候的休闲消费好去处。
“现在下楼走几步就能逛集市,周末还能带孩子来玩,特别方便!” 家住堰新家园的张女士推着婴儿车逛集市,脸上洋溢着笑容,“以前晚上都不知道去哪,现在这里有吃有玩,邻里碰面的机会也多了,感觉社区更有人情味了。”和张女士一样,不少居民都把这里当作日常休闲社交的首选地。
特色外摆集市的高效运作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商业活力,也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对于周边居民而言,它已超越了单纯的购物消费场所,成为邻里交流、家庭聚会的温馨空间,从而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。
目前,集市内已有18间商户入驻营业,业态丰富多元。这里不仅有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各色小商品,还汇聚了各地特色美食,让人垂涎欲滴;各类文创产品、手工艺品琳琅满目,彰显着创意与匠心。集市还定期举办主题活动、促销活动,无论是亲子家庭、年轻情侣,还是老年群体,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,全方位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。
规范管理
护航有序发展
为确保外摆经济健康有序、兼顾市容环境,惠山城管创新管理模式,由城管部门与市场物业管理人员组成“外摆管理联合小组”,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特色集市经营管理规范。在堰新路路口的醒目位置,《堰新睦邻中心特色集市经营管理规范》清晰列明十一项具体要求,从商户报备经营、规范经营时间地点,到环境卫生维护、商品质量把控、安全秩序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细致规定,为集市的规范化运营提供了明确指引。
“规范经营不仅是约束,更是对商户和消费者的双重保障。”堰桥街道城管部门片区负责人费秋云介绍,“我们每天都会巡查集市,商户们现在都养成了自觉维护秩序的习惯。”
不仅如此,区城管部门还及时出台《惠山区外摆集市(摊位)设置要求》,全面规范外摆集市管理。市容秩序上,严禁超区经营,明确业态、招牌标准,落实摊贩备案与“五包”责任书;环卫保洁要求增加清扫频次,确保垃圾清运和公厕整洁;排水管理规定需有污水接入点,配套预处理设施并办理排水许可证;安全管理强调健全制度,严控用电用气,配备消防器材。此外,业主须严格履行“五包”责任,保障集市规范运营。
优化机制,绘就集市新图景。下一步,惠山城管部门将持续优化市集服务管理机制,通过创新“服务+监管”模式,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,为商户提供更多贴心服务,在激发消费活力与守护城市颜值之间找到平衡点,让这抹充满生活气息的“烟火气”更有底气,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。
从烟火升腾的市井角落,到城市发展的活力引擎,惠山区的特色外摆集市正以创新为笔、规范为墨,勾勒出经济繁荣与文化传承的动人画卷。当标准化管理与人文关怀交织,当传统底蕴与现代创意碰撞,这里不仅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更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注脚。